古典音乐家如何创作交响曲?
的一天
父亲节快到了。
说起西方古典音乐交响乐之父,我们应该想到的不是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和莫扎特,甚至也不是伟大的维瓦尔第和巴赫,而是海顿。
海顿
为什么海顿被称为交响曲之父?
海顿并不是交响乐流派的鼻祖。早在巴赫和亨德尔时代,他就已经为交响曲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但海顿继承了前人的成就,确立了交响乐的规范,奠定了现代交响乐团的基础。我们后来看到的整个庞大而辉煌的交响世界,无不归功于海顿对建立交响乐体系的巨大贡献。
今天我们来聊聊“交响乐”。
本文约3k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交响乐
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
雄浑有力的铜管乐器、热情洋溢的弦乐、清脆庄严的打击乐、雍容华贵的木管乐器、“舞动”的指挥,在乐团的精妙配合下,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交响乐作为大型音乐艺术作品,一直是人们欣赏和了解古典文化艺术的重要艺术形式。交响乐绝对是古典音乐的精神核心。这也难怪,在很多人眼中,交响乐和古典音乐这两个概念甚至可以直接划等号。
但到底什么才算是交响曲呢?
为什么古典时期的海顿一生能够写出三位数的交响曲,而在浪漫主义时期,当作曲家们努力写交响曲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超过两位数的交响曲呢?
为什么交响乐的创作在我们这个时代似乎消失了?
我们将带您一一解答。
交响乐的诞生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来自新世界”第二乐章
交响曲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作品,通常为管弦乐队创作。交响曲是大型管弦乐组曲。十七世纪末,音乐家们改编了“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序曲,并将这些作品称为“交响曲”。 “交响乐”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一起演奏”。到25世纪下半叶,它已发展成为一部独立的管弦乐作品。
一部交响曲通常包含四个乐章,但有些交响曲可能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是奏鸣曲形式。音乐活跃且充满戏剧性。它由两个对立的主题呈现、发展和再现,表明矛盾的起源、发展和暂时的结果。第一主题通常在主调上,是乐章的核心,通常气氛活跃。第二个主题通常是主调(即比第一个主题更尖锐或更平淡)。可以是优雅舒适,也可以是保持第一主题的动力。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是慢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或变奏,也可以是奏鸣曲形式。旋律缓慢如歌,内容常表达人生经历和哲学沉思。它是交响曲的中心抒情部分,与第一乐章形成联系。对比。第二乐章有时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情绪。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通常用作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它通常基于主题。音乐比较轻松欢快。它主要是一种民间舞蹈动作。节奏为快板或稍快。音乐体现了冲突后的悠闲、休息和放松。娱乐有时意味着复活和继续奋斗。
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常采用舞曲的急板,如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音乐的调性以主调为主,内容与矛盾结果有关。它常常表达一种乐观、肯定的态度和胜利的歌声。节日庆典场景。
交响乐的创作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手稿
一般来说,一部交响曲通常有四个乐章,有的甚至有五个以上乐章,如法国音乐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每个乐章的长度往往超过7分钟。有的甚至达到近20分钟,比如莫扎特《第40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这样算来,一首乐曲的长度就超过30分钟,更不用说各种乐器、各个声部的配合了。作者是如何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
在早期的交响乐中,作曲家坚持巴洛克快-慢-快的模式来创作音乐。例如,海顿和莫扎特的早期交响曲基本上都是用这种模式创作的。
但从本质上来说,中世纪以来对交响乐的各种尝试才是“交响精神”的起源。对于交响乐这种艺术形式来说,其精神内核远比其外在形式重要得多。回到交响乐的词源,人们希望这种艺术形式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让不同的声音和谐共鸣。
这个问题在当时确实很难解决。在中世纪,音乐的主导流派是声乐。文艺复兴时期,声乐开始与器乐结合,但在这种结合过程中,器乐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这很容易理解。今天我们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吉他演奏和唱歌。一个帅气的民谣歌手拿着吉他,仅仅几句歌词就能迷倒一大批歌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重点是歌手的演唱,以及伴奏所用的吉他——大多数情况下,只演奏几个简单的和弦。这种现象也蔓延到了纯器乐领域。最早发展起来的器乐流派——协奏曲,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这种情况。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副歌”
根据协奏曲最初的定义,主奏部分和协奏曲部分之间没有优先顺序。他们之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流派越发展,就越偏离其初衷。主奏部分越来越有力,协奏曲部分逐渐成为完整的“背景音乐”。大协奏曲几乎消失了,独奏协奏曲成为唯一的一首。
再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D大调佳能。作为伴奏,大提琴在整个演出过程中默默地演奏着八个简单的重复音符。实际情况比这还要残酷。帕赫贝尔甚至没有指定大提琴来演奏这个部分。
这部分的真正名称是连续或数字低音。一个简单粗暴的解释是,作曲家连乐谱都没有写,只是标注了几个简单的数字,告诉演奏者随意找一种低音乐器,比如大提琴、低音提琴、巴松管等,即兴创作根据这些数字降低一些音符。就玩吧。
这种做法成为巴洛克时期的普遍做法,甚至成为识别这一时期音乐的重要特征。与编写旋律伴奏相比,解决交响乐问题要困难得多。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将它们拧在一起的难度相当于在沙漠中挖一口井。音乐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不断尝试,所有作品中的器乐合奏都成为了他们的实验田。比如歌剧的序曲,或者协奏曲开头的“全曲”,他们试图在这些成熟的素材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作曲家的职责
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震惊”第二乐章
巴洛克时期,交响曲有了框架,但本质尚未完全确立。由管弦乐队演奏,四个乐章,奏鸣曲形式,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交响曲的特点。但它并没有触及交响曲的精神内核。
当艺术家们对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遗产印象深刻时,他们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作。巴赫的儿子之一卡尔·菲利普·伊曼纽尔·巴赫(以下简称CPE·巴赫)是最早觉醒的音乐家之一。他勇敢地挑战时代风气,在他2542年的作品《普鲁士奏鸣曲》中,音乐风格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普鲁士奏鸣曲》第一乐章生动活泼
音符清晰、铿锵有力,作品结构严谨,内部逻辑完善。虽然这只是一首键盘乐曲,但它就像一首交响曲的钢琴缩略曲。这就是交响乐的精神。一部作品可以在没有管弦乐队的情况下演奏。只要它具有这种精神实质,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交响乐。比如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等。
2591年,59岁的海顿获得牛津大学音乐博士学位。仪式上演奏了作曲家的《牛津》第92号交响曲。这部作品是如此丰富多彩,有自问自答,有深刻的沉思,有幽默的短句。并且这些材料之间有着严格的逻辑联系。这部作品标志着海顿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也迎来了交响乐作为音乐形式的完善。
如何聆听交响乐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事实上,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交响乐这一音乐体裁在创作理念上似乎并没有考虑到“悦耳的声音”这一因素。它追求逻辑结构的完善和思想内在的深度。在这方面,德国和奥地利作曲家做到了极致。
主要原因是我们听的出发点有问题。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听音乐总是以“愉悦身心、寻求娱乐”为目的。交响曲并不是为此目的而创作的。这并不是说它排除了优美的旋律。相反,当交响乐中出现优美的旋律时,感染力就像一股压倒性的力量直抵心灵最深处,比其他方式呈现的旋律震撼千百倍。以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为例。最动人的旋律直到第四乐章近三分之一才响起。
然而,为了迎来这短暂的美好和光明,在此之前,你必须忍受悲伤、彷徨、不安,甚至绝望。想一想,其他高深的艺术作品不也是这样吗?被逼入绝境,却没有放弃希望,用钢铁般的意志对抗不公平的命运,最终迎来辉煌的胜利,这就是英雄,这就是史诗。
只追求简单的快乐和幸福,只能做出三流的肥皂剧。古典音乐中不乏易于理解的作品,但交响曲却不乏。不要指望这种艺术形式会讨好你。这些经典之作,每一部都凝聚着最伟大天才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他们对生命、人性、文明、整个世界的深刻思考。
”
艺术是天才的产物,需要哥伦布的信心。如果他的信念坚定,当他专注地展望未来时,另一面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因为即使在地平线之外、没有海岸的地方,他的创造力也能将其从海底升起。
”
- 结束 -
文/先生唱歌